健康资讯
|
通知公告
|
机构设置
|
联系我们
首页
机构信息
机构信息
中心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资质能力
单位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各区简讯
疾控服务
疾控服务
社会服务
常用电话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重点学科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合作培训
合作培训
院校合作
武汉公卫大赛2023
教育培训
对口帮扶
行业交流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武汉市健康科普资源库
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
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首页
机构信息
机构信息
中心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资质能力
单位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各区简讯
疾控服务
疾控服务
社会服务
常用电话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重点学科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合作培训
合作培训
院校合作
武汉公卫大赛2023
教育培训
对口帮扶
行业交流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武汉市健康科普资源库
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
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机构设置
|
联系我们
|
首页
机构信息
中心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资质能力
单位荣誉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各区简讯
疾控服务
社会服务
常用电话
科研工作
重点学科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合作培训
院校合作
武汉公卫大赛2023
教育培训
对口帮扶
行业交流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卫生监督
健康科普
武汉市健康科普资源库
业务指导
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
通知公告
科普宣传
工作动态
答疑解惑
视频专区
答疑解惑
通知公告
科普宣传
工作动态
答疑解惑
视频专区
专题简介
查看全部专题 >>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月11日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目前,该病毒还没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常态化防控下到学校应该怎样做?
疾控专家提示:
(1)学生应根据校方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学生在校园内可不佩戴口罩。
(3)教室、宿舍等做好通风消毒。
(4)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5)家长接送孩子时,避免聚集。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常态化防控下到医院应该怎样做?
疾控专家提示:
(1)就医者应提前了解就诊流程,缩短在医疗机构内逗留的时间。
(2)进入医疗机构应配合测量体温,主动出示健康码,并全程佩戴口罩。
(3)勤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居家应该怎样做?
疾控专家提示: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家环境清洁。
(2)外出回家、饭前便后、接触生鲜食材后,都应规范清洗双手。
(3)生熟要分开,海鲜水产和肉蛋类食物要烧熟煮透。
(4)两人以上合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5)家中常备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防疫物品。
(6)做好全家人的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到商场(超市)应该怎样做?
疾控专家提示:
(1)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减少逗留时间。
(2)选择通风良好、环境清洁的商场(超市)。
(3)在相对密闭场所和人群密集处,应佩戴口罩。
(4)购物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5)尽量使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化支付方式。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到影剧院应该怎样做?
疾控专家提示:
(1)提前预约购票,并准备好健康码,配合测量体温。
(2)观影观剧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饮食。
(3)有序入场和退场,避免拥挤,保持社交距离。
(4)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到会展中心应该怎样做?
疾控专家提示:
(1)提前预约购票,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测量体温。
(2)观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扎堆。
(3)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外出旅行需注意哪些?
疾控专家提示:
(1)外出旅行要提前关注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2)乘坐公共交通时,在候车厅、车厢或机舱内,应加强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乘车、乘机时,减少接触座椅、扶手、车门等公共物品和设施,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
(4)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外出住宿需注意哪些?
疾控专家提示:
(1)入住酒店或宾馆后,加强房间通风。
(2)对公共接触台面等,先用消毒湿纸巾消毒并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3)低楼层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方式,高楼层乘坐厢式电梯时,应佩戴口罩。
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在常态化防控下,外出用餐需注意哪些?
疾控专家提示:
(1)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正规、环境整洁的餐厅。
(2)排队或就餐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提倡分餐制,对无法分餐的应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感染。
厢式电梯消毒需注意什么?
疾控专家提醒:
(1)候梯厅、电梯轿厢内外的控制面板(按键)不能直接喷酒精消毒液或者酒精,这容易造成按钮进液损坏或控制微机板短路烧毁,可对控制面板(按键)做贴膜保护,并每2小时在保护膜上喷洒消毒。
(2)由于医用酒精易燃,不能直接用于轿厢地板等大面积表面消毒,必须少量喷洒在抹布上擦拭,期间要注意开门通风。
(3)消毒后,做好电梯日常消毒记录,管理人员要对消毒情况进行检查。
(4)电梯轿厢通风系统应处于常开状态。
除消毒外,其他电梯防疫工作需注意什么?
疾控专家提醒:
(1)加强电梯运行监控,同时也要落实免接触呼梯措施,避免病毒接触式传播。
(2)电梯使用单位或管理者应在候梯厅、电梯轿厢公示疫情期间电梯乘坐人数上限、电梯消毒记录、消毒用品毒性和应急处理办法。
(3)电梯使用单位或管理者应在合适位置提供纸巾、竹签等一次性免接触呼梯用品和适当配备免洗消毒液。
(4)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要为消毒人员和维保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相关工作安全开展,防止疫情传播。
乘坐厢式电梯需要注意什么?
疾控专家提醒:
1.进电梯时一定要佩戴口罩,讲究卫生礼仪,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不要随地吐痰。
2.离开公共场所后,应尽快做好手部消毒,提升个人防护意识,防止疫情传播。
外出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
疾控专家提醒:
(1)遵守“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就诊原则,选择就近就医。
(2)提前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触摸后应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轿厢电梯,因分散乘梯,避免同
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疾控专家提醒:
(1)发热患者就诊时,除遵守外出就医要求外,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到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陪同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2)就医时,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
(3)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市民可通过哪些渠道预约接种新冠疫苗?
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杨小兵提示:目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我市有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18-59岁的常住人口,可根据我市设置的15家定点接种门诊,到居住地所在的辖区接种门诊现场或通过预约电话进行预约接种。15家定点接种门诊相关信息如下:
序号
地区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预约电话
(工作时间)
1
江岸区
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
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杨小兵认为:非常有必要!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大范围传播和流行。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疾控专家表示: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批次检验、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抗体,保护效果明显,目前证据提示,抗体在6个月以上仍能维持较高水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目前全国接种超过5000万剂次,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疫苗是安全的。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疾控专家表示: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不在18 -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接种疫苗后当天是否可以洗澡?
疾控专家表示:接种新冠疫苗后(包括其他疫苗)可以洗澡。接种人员往往在接种后嘱咐受种者当天不要洗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因洗澡导致感冒,或接种部位感染,造成、加重局部反应的发生。新冠疫苗含有吸附剂,部分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或硬结,洗澡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度按压、刺激,洗澡后要保持局部清洁。
接种疫苗后,多久才能产生抗体?
市疾控专家杨小兵表示,目前我市使用的新冠疫苗为灭活疫苗。根据国家公布的前期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可持续多长时间?
市疾控专家杨小兵表示,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长,针对疫苗的保护期还无法下结论。目前证据提示,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疫苗保护期达到半年以上,基本上没有问题。
新冠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市疾控专家杨小兵表示,通常情况下,病原体、疫苗特性、受种者状况等因素影响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流感病毒变异比较快,流感疫苗保护效期较短,因此需要每年进行接种。新冠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接种,需要继续针对病毒变异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和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新冠肺炎治愈人群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疾控专家表示,一般来说,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并且,目前临床试验尚未提供新冠肺炎治愈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因此,新冠肺炎治愈人群不推荐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一起打吗?
市疾控专家杨小兵表示,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在接种时间上最好与其他疫苗分开,间隔至少两周以上,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市疾控专家杨小兵表示,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19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社会服务
卫生热线
武汉卫生热线12320
新媒体平台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
抖音号
交通路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