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中心科技人才培育新路径,打造中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心决定设立以创新人才和核心项目/科技成果为基础的第二批创新工作室,建设周期三年。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批创新工作室名单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批创新工作室简介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新污染物暴露-效应工作室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注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和生物监测,建立和优化分析方法,了解新污染物的污染来源、暴露途径、分布状况、动态迁移转化及人群暴露状况。针对中国使用而国外禁用的新型污染物,或中国暴露高国外暴露低的污染物,开展中国特征污染物的毒理效应研究;观察经济水平差异,地域污染差异带来的新型污染物的潜在不良健康效应。解析饮用水中新型污染物谱,为我国饮用水等介质中新型污染物标准,限值的制定和指标的更迭提供依据。解析我国人群新型污染物内暴露谱,基于多类体液样本和环境流行病学设计-分析,探索其不良健康效应,为我国敏感人群每日允许暴露参考剂量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依据。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胃肠炎病毒工作室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进行长期、广泛、深入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填补全球胃肠炎病毒核酸数据库的空白,增加数据库中各型别病毒的丰度和多样性;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等代表株的分离及分离株的应用;科研转化和横向科研: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GCP)、多病原靶向二代测序;启动人杯状病毒基因捕获扩增试剂盒的研发及应用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疾病负担工作室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负担评估:运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我市的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失进行系统、全面的量化评估。通过定量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政策研究与建议:基于疾病负担评估结果,结合国内外公共卫生政策与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影响疾病负担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技术创新与应用:积极探索和引进新的评估工具和技术方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疾病负担评估中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疾病负担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实验室提标扩能创新工作室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开展多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研究,开展城乡饮用水中挥发有机物的检测,加快疾控机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以提升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重点的多点触发、快速反应、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能力。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媒介生物工作室(建设)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于反向病原学探索媒介生物携带的新病原体;发现新的媒介生物条形码基因序列,填补全球空缺;基于媒介生物及其携带重要病原体,研究病原体跨种间传播规律和它们之间共进化规律;研制qPCR同时检测多种虫媒和鼠媒病原体的探针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细菌耐药工作室(建设)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开发耐药菌和耐药基因检测新方法。开展耐药菌耐药机制和传播特征研究。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环境卫生工作室(建设)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以日常工作为出发点,以解决环境卫生现实问题为最终目标。通过监测技术分析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的来源,并进行危害性评估,通过修订或制定相应的环境卫生标准来进行卫生干预,在卫生干预实施中,辅以大量新型专利技术,从而推进环境卫生工作的学科发展。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营养与健康工作室(培育)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工作部署,聚焦当前武汉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缺乏、我市营养健康促进工作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结合中心业务工作,本工作室拟开展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掌握武汉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和发现武汉市居民膳食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青少年健康促进与控烟工作室(培育)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汉市小学生健康素养监测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武汉市小学生“校-家”联动控烟干预研究项目。健康素养监测与评估健康行为模式研究项目。WKT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 武汉预防医学科研专项
武汉卫生热线12320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