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
通知公告
|
机构设置
|
联系我们
首页
机构信息
机构信息
中心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资质能力
单位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各区简讯
疾控服务
疾控服务
社会服务
常用电话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重点学科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合作培训
合作培训
院校合作
武汉公卫大赛2023
教育培训
对口帮扶
行业交流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武汉市健康科普资源库
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
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首页
机构信息
机构信息
中心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资质能力
单位荣誉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各区简讯
疾控服务
疾控服务
社会服务
常用电话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重点学科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合作培训
合作培训
院校合作
武汉公卫大赛2023
教育培训
对口帮扶
行业交流
党群工作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武汉市健康科普资源库
业务指导
业务指导
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机构设置
|
联系我们
|
首页
机构信息
中心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资质能力
单位荣誉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各区简讯
疾控服务
社会服务
常用电话
科研工作
重点学科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武汉预防医学科学院
合作培训
院校合作
武汉公卫大赛2023
教育培训
对口帮扶
行业交流
党群工作
党群动态
卫生监督
健康科普
武汉市健康科普资源库
业务指导
法律法规
技术规范
应急预案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
通知公告
科普宣传
工作动态
答疑解惑
视频专区
科普宣传
通知公告
科普宣传
工作动态
答疑解惑
视频专区
专题简介
查看全部专题 >>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月11日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目前,该病毒还没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
2020-05-21 16:52:08
【专家提醒】吃饭时,你的口罩放在哪里?
1、必须使用口罩收纳盒吗?
独立密封包装的清洁口罩无需收纳盒,随身携带十分方便。但目前市场上,很多口罩并非独立包装,此类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盒子或纸袋内,如清洁的信封。如果手边没有合适的纸袋,也可以用一张新的A4纸简易折叠后替代。
一定不要将用过的口罩与干净的口罩混合放置,纸袋的透气性较塑料袋更佳。如果是用布袋、塑料盒,也要每天清洗消毒。
2、用了不久的口罩,就餐时怎么放?
就餐前可先将桌子用酒精消毒,再铺上干净的纸巾,将口鼻侧(浅色面)朝内对折放置在纸巾上,再覆盖一层纸巾,
2020-05-20 08:00:00
【个人防护篇】如何做到防疫和保护皮肤两不误?
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频繁进行手部消毒、清洗,成了不少人的常态。稍不注意,皮肤问题就会乘虚而入,出现瘙痒、干燥、脱皮、丘疹、红斑、浸渍等症状。如何做到防疫和保护皮肤两不误?同济医院皮肤科专家建议,近期温度较高,洗手、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最好选用含有润肤成份的洗手液,并进行彻底冲洗,洗完后应及时涂抹润肤产品;若皮肤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酌情处置。
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戴手套,容易导致皮肤受损。下班后应立即脱下手套,让双手充分透气。若手部出现瘙痒、红疹、渗出等皮炎症状,或原有皮炎症状加重,要避免因随意搔抓
2020-05-19 16:53:56
【个人防护篇】5月防疫不放松!给孩子"衣食住行"四大建议
1、衣
季节交替穿什么
天气转热,活力充沛的孩子们稍一跑动就可能大汗淋漓。提醒家长,此时给孩子穿衣要薄厚适中,不能贪凉。
另外,外出踏青时,穿长衣长裤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孩子的衣服应宽松舒适,以简洁大方为宜,少穿硬挺布料做成的紧身衣服,内衣首选棉质透气的材料,不要穿透气性差又不吸汗的涤纶、尼龙、腈纶之类的化纤品。衣料要选用透气性好、吸湿性强、柔软服帖的棉布,推荐针织衫、休闲衫、宽松裤等。对于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肤,外出时也别忘了做好防晒。
2、食
一日三餐讲规律
第一,要让孩子吃得规律
2020-05-18 16:54:35
【个人防护篇】关于勤洗手,你知道怎么做吗?
1、从小,老师和家长就会教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日常生活中,其他什么时候也应该洗手呢?
专家建议:除了饭前(吃东西)和便后要洗手外,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接触过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公共设施或物品后,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以及购物、乘车后,以及戴摘隐形眼镜,涂抹药物前后等情形下,我们都需要认真洗手。
2、如何正确地洗手?
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节约用水,一盆水几个人洗,也有的人像“猫洗脸”
2020-05-18 14:58:41
【专家解读】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为什么“复阳”?是否传染?答案看这
最近,广东化州市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近2月后 “复检核酸呈阳性” (简称“复阳”),湖北一高三学生复学后也出现了“复阳”,在复学复课的推进阶段,随着全国多地出现“复阳”现象,“复学安全”成为近期疫情新的关注点。于是,许多家长开始担心:“‘复阳’患
2020-05-17 15:02:24
【专家提醒】疫情后恢复运动要循序渐进 人人都需要一张“运动处方”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后,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戴口罩运动不可取 运动恢复要循序渐进
受疫情管控影响,大多数人都长时间处于居家隔离的状态,对于恢复运动,居家期间运动量减少了,心肺功能会下降,如果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会造成一些伤害,也会增加心血管方面的负担,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较低强度逐渐进展到中等、高等强度,逐渐增加运动量。针对居家锻炼以及工作繁忙的人群,风靡全球的每天三分钟“321健身法&
2020-05-17 14:59:57
【专家提醒】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该如何生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分类有序开放公共场所。当防疫成为常态,该如何适应“新生活”?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按照各地不同风险等级要求,逐步恢复生活秩序。
指导意见从五个大方面出台了20条重点措施。在“重点场所防控”一条中提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
2020-05-15 15:04:35
【专家提醒】影剧院等密闭娱乐场所开放:低风险地区个人需要做好四点防护措施
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防控常态化与过去的正常状态相比,是不一样的概念。在疫情地区,包括中国和全球部分地区有疫情的情况下,转为常态化以后是有条件的开放,特别要考虑到低风险、中高风险这样的地区。
施小明提出,在中高风险地区,影剧院需要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建议暂缓营业。在低风险地区,个人防护要考虑四点。
一是优先采取网上购票或现场扫码购票方式;在现场购票或购买其他物品时,需保持一米线的社交距离。
二是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影剧院的公共设
2020-05-15 15:03:07
【专家提醒】重点人群常态化防控:应从居家、外出、就医等六方面做好个人防护
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残疾人和有关重型疾病人群要继续从包括居家、外出、卫生习惯、就医、用药和照护等六方面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要保持正常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外出时要尽量减少人员密集地区,选择人员比较少的地方。通过综合这些措施,维持好体重,“吃动平衡”。
二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要
2020-05-14 15:05:33
【专家解读】新冠病毒检测,越快越好吗?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词之一大概就是“核酸检测”了。那么,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有两类: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简单理解就是检测病毒本身,但是很多病人体液中的病毒含量极低,难以检测出来,这时就要用到一种称为“PCR”的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这种技术是在体外通过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反应,让微量的DNA大量复制,达到可以被检测出来的水平。
影响核酸检测敏感性的原因很多,首先
2020-05-14 15:05:04
【专家解读】戴口罩闻到的臭味,是口罩臭or口臭?
一、戴口罩闻到的臭味可能有两个来源
01来自口罩的异味
口罩最外层虽然无纺布本身是无臭无毒的,但若原材料、生产技术问题或存放出现问题,都可引起异味,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是安全的,不会伤害身体。
对策:戴口罩前,先放通风处晾一晾~
02本身就有口臭
只是平时自己闻习惯了,很难注意到。戴上口罩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腔隙,口腔异味被放大了,于是就发现了口臭。
对策:有条件的,吃完饭后刷刷牙、用用漱口水,没条件的就多喝水吧,把细菌的原料稀释掉。
二、为啥平时我们闻不到口臭?
当一个口臭
2020-05-13 15:06:44
【专家提醒】防疫不松懈 出游更顺心
目前,消费者出游的意愿在不断回暖。如何让消费者放心走出家门,安全开心地游玩?业内专家表示,广大消费者出游时防护安全措施要做足,应详细了解出行沿途区域的防疫要求,时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周密计划,做足准备,保证出游安全、放心。
首先,防疫不能松懈,服从管理保平安。
尽量提前预约吃、住、行。要按照计划好的行程路线,提前与沿途餐饮、住宿、景区等场所进行预约,并确认当地防疫工作对外来游客的要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出游时必须携带足够的口罩、手套和消毒剂、免洗液等防护用品。
就餐前要洗手,并采
2020-05-13 08:00:00
【专家解读】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何要走出实验室?
5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加快提升快速检测能力,尤其是推进检测时间短且无需实验室的核酸快速检测设备生产扩能。
中国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生产能力早已超过每天80万人份,为什么在此时要求加快提升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能力?
病毒检测,不同时期肩负不同使命
新冠病毒,100纳米的个头儿。可究竟多大很少有人说得清,因为宏观世界中,它几近无形。
人类需要“神器”探测到它,才能说:哦,阳性,或者说:哦,阴性。
2020-05-12 15:07:47
【专家提醒】后疫情时代,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餐馆等生活场所;开放运动场所、影剧院等娱乐休闲场所。那么,大家在工作场所、外出就餐、出入体育健身场地等,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去餐馆就餐这些环节不能少
外出去餐馆就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常通风、分餐制”,这些还是不能少。
一、就餐前要注意
1.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馆就餐。
2.宜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就坐
2020-05-12 15:07:19
【专家提醒】多地开学,孩子返校防疫听听专家建议
返校如何保证用餐安全卫生?
1、
首先,无论以何种方式用餐,大家在餐前餐后均应注意手卫生,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流动水和皂液充分洗手,也可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此外,用餐过程中因需取下口罩,要注意双手勿接触口罩外侧,同时注意口罩内侧的清洁,避免污染。用餐结束后,应及时佩戴好口罩。
其次,避免面对面就餐。上海疾控中心表示,对于中小学生,采取分时段用餐、分班级用餐、在教室用餐等分散式供餐用餐原则,用餐时应注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学生密集用餐带来的风险。
最后,错峰就餐。
对于高校及中职校
2020-05-11 15:45:57
【专家提醒】出入体育健身场地仍需做好防护 不可麻痹大意
目前,境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境内个别省份也有零星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发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在积极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同时,要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但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朋友,在出入体育健身场地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将各项防控举措融入日常生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乘坐地铁、公交车前往运动场地时应遵循交通管理部门的防控管理要求,特别是乘坐地铁、公交车时要佩戴口罩。
二、前往体育场地应遵守相关部门规定,使用健康
2020-05-11 15:08:42
【专家提醒】夏日来临,你真的会开空调吗?
2020-05-11 05:08:15
【专家提醒】后疫情时代,这四种情况不发热也要就诊排查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注意消毒……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复商复学,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
四种情况即使不发热也要就诊排查
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如果市民没有出现发热,但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只要是在发病前14天内有境外或国内有新冠肺炎病例报告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怀疑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境外或国内
2020-05-09 15:13:30
【复课复学篇】开学后,学生如何科学佩戴口罩?
一、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佩戴口罩?
在学校教室里上课是一个聚集性非常强的场所,要求必须戴口罩。在校园内封闭、人员密集场所,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佩戴口罩。
二、体育运动时无须戴口罩
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如在户外、运动场,人员没有那么多,人和人之间间隔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如果床距超过一米,睡觉时可不戴口罩。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大量的呼吸,不需要戴口罩。学校体育课尽量安排在通风的户外进行,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避免密切接触。
三、如何正确选择口罩?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
2020-05-08 15:20:44
【专家解读】家用酒精注意这些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家里储存消毒用的酒精,天气越来越炎热,会不会引发火灾?怎么处理?
喷洒浓度大时遇静电也危险
如在室内密闭的环境中,喷洒浓度达到3%,哪怕是衣服静电、用电蚊拍或者有人抽烟,也可能引起爆炸。
75%的酒精消毒液闪点大约在22℃,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最好采取用棉片擦拭的方法消毒。如使用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毛巾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洒漏,空气中浓度不超过3%,以防止火灾发生,并保持室内通风。
夏天别用酒
2020-05-08 15:14:19
【复课复学篇】应该准备几个口罩?教室是否开空调?复课后要注意这些事!
5月6日,武汉市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将统一开学复课,对于学生、家长、校方来说,都需要提高警惕,继续做好日常防控。“这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重视与配合”,开学复课后,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都应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保证复课工作有序、安全地推进。
1、复课后,教师需要注意什么?
疫情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原来的教学环节和方案中纳入疫情防控的考虑,在教育学生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此外,教师需要了解
2020-05-08 08:00:00
【专家解读】天气热了,空调能不能开?中央空调怎么办?
随着天气渐热,很多人有了疑问,家里的空调能不能开?商场、办公室的中央空调会不会存在防疫隐患?
1、家里空调能不能用?
同济大学暖通空调研究所所长张旭教授表示,家用分体式空调是一个室内机,只要家里没有病毒,空气就只是在家中循环,然后通过室内外风的压差,让室外空气进入屋内。除了紧邻医院等情况,一般室外的环境空气,就是洁净的空气。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张志将教授也表示,对于家用悬挂式或立式空调,使用前要评估进风口是否安全、清洁,在完成滤网和机芯的清洁和消毒后,依照具体情况使用。
这也意味着,
2020-05-07 15:25:07
【专家提醒】五一归来防疫不可松, 3个叮嘱为战疫加把锁
当前,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随着我国多地应急响应等级下调,无疑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是,响应级别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有所放松。钟南山院士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均公开表示,新冠肺炎不可能铲除得一干二净,将来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经过五一的畅玩,你的防疫思想也该拧拧了。
叮嘱一:勤洗手的习惯不要忘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
2020-05-07 15:23:28
【专家提醒】节后上班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五一假期结束后,大家又回归上班生活了,疫情防控逐渐向好,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对于上班族来说,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午餐应该怎么吃呢?
1.在单人办公室可以不佩戴口罩。在多人办公环境下,如办公室宽松、通风良好,彼此间能保持一定距离且确认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工作环境或无法确定风险的环境下应佩戴口罩。办公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2.如工作环境和条件许可,应在上、下午进行工间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保持固定工作姿态。
3.要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做到勤洗手,及时清理垃圾,公用物品及公共
2020-05-07 15:22:59
【复工复产篇】上班族!这份“带饭攻略”请查收
不少上班族加入了“带饭大军”,毕竟除了为健康着想外,疫情期间在家“苦练”的厨艺也不能浪费。
准备午餐要带的饭,并不是头一天简单将剩菜装进盒子里就好。考虑到存放时间和加热方法的局限性,准备盒饭要比平时做菜更加用心。
营养专家推荐5个带饭技巧,让你的饭盒里兼备健康和美味。
1.营养搭配均衡
膳食指南要求一餐里营养均衡: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60%~70%。也就是说,一份盒饭应该
642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社会服务
卫生热线
武汉卫生热线12320
新媒体平台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视频号
抖音号
交通路线
回到顶部